博客年龄:17年6个月
访问:?
文章:852篇

个人描述

生活只能以玩为主,任时光在玩乐中流逝

抛不开的诺贝尔情结

2008-10-22 20:47 阅读(?)评论(0)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又揭晓了,国人再次遗憾地看到又没有我们的份,其实这并没有多少意外,因为中国目前的确没有什么值得拿出手的,相关人士早就知道,获奖才奇怪呢。
虽然一些媒体总是要表露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来谈诺贝尔奖,但总是让人觉得其中有“酸葡萄”的味道,关于华裔美国人钱永健获得化学奖的报道也能说明这一点,虽然只是他的DNA来自中国。
最近在网上看了许多关于诺贝尔奖的评论,分析中国得不到诺贝尔奖的原因,一种是批评评奖者,认为评奖者带有西方的偏见,以意识形态歧视中国,列出了中国的许多科技成就如神舟飞船、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等来证明这一点,认为我们国家的大部分政治局常委都有资格拿诺贝尔和平奖,我们国家的大部分院士也有资格拿到诺贝尔奖,“我们国家的基础研究水平那可是世界领先的,我们国家的院士那可都是学术泰斗,那要想拿个诺贝尔奖还不跟玩似的?”。看来我们的宣传部还是非常尽责的,使民众充分了解了我们的国家领导人和科学家的能力和成就,都是爱国者。
另一些人则是分析我们自己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文化原因:儒家文化倡导的“中庸”思想约束了我们的创新思维。
2.体制原因:有思想的人不决策,决策的人没有思想。
3.资金原因:美国的国家和私人向基础研究投入了上百亿美元的经费,日本的科研经费为国内生产总值的3%以上,而我们投入不足。
4.教育原因:国外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而我们是应试教育,为机械式的记忆为主的学习方式。
5.待遇原因:科研重点领域里没有很好的待遇和条件保留我们的科技人才。
6.评价机制问题:以机械的指标评价研究人员,如一年必须完成多少篇文章,发表在哪类刊物等,使质量下降。
7.科研条件问题:美国有世界最好的研究设施,我们比不上。
8.人员素质问题:不想踏踏实实做学问,普遍浮躁,朝三暮四,为了获奖或者金钱就不择手段,不能淡薄名利。
9.研究氛围问题:功利,只顾眼前功绩,首先考虑是否能挣钱,造成一些人弄虚作假搞假学术骗钱骗名。
10.评价体系问题:应采用中国体育普遍采用的目标导向的管理方式,全面建立以原创性为主要指标的评价体系。
关于文学、和平奖,因常涉及敏感的政治问题和敏感的人,不好评论,经济学我一窍不通,听经济学家讲话就如“鸡同鸭讲眼碌碌”,也就别掺和了。本人在中学时物理、化学、生物都不错,就以中学水平看看这三种自然科学奖吧。有人可能晒笑,以中学水平也敢评点前沿的科学?这是没有办法,搞前沿学科的专家不肯出来讲,搞些连中学的科学水平都没有的在那里乱讲,我也只能出来毛遂自荐,竞争一下将军,至少我的这些学科还上到高中,许多文字好的早分科不用学了。

诺贝尔奖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声誉最好、影响最大的一个奖项,这是应当承认的,虽然因历史上有少数不当的授奖而受批评,但不足以影响其总体上的威信。也正是因为要避免可能的评奖失误,获奖成果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检验,所以一般情况下获奖者都是在取得成果10多年后才获奖,甚至一项研究发现在20年、30年或更长的时间以后获得诺贝尔奖也是有可能的。所以像押宝一样去赌诺贝尔奖是不明智的,可能性如同中彩票,更难以用奥运夺金方式来管理,因为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预测目前还没有人能确定做到,想想你十年前能清晰预测到现在的情形吗?(如果谁有那个本事,做投资决策肯定大赚)研究哪个领域更多的依靠科学家们的认识,甚至就是直觉,失败也很平常,历史上有太多科学家研究一生都没有什么大的成果,得诺贝尔奖的更是少数。以急功近利的方式像拼金牌那样去拼诺奖意义不大,就算拼到也只能是一时噱头,甚至是以损害其他领域的研究为代价,有害无益。
诺贝尔奖在一定时期也可以大致划定范围,即所谓前沿学科,比如,上世纪初一些人因为发现新元素、合成有机化合物、研究一些疾病的治疗而获奖,后来有很多人在量子论、分子遗传学方面获奖,这些是当时最前沿的学科,有许多未知需要解答,容易有突破性成果,而随着科学的发展,许多关键问题已解决,前沿也就转移,现在再努力研究这些领域也难出成果了。这就像开矿,新发现一个矿脉,收获就大,挖别人废弃的矿收获就小,再努力也没多大用,坐几十年冷板凳也没有,只是空耗精力而已,该见异思迁就应当改变,必须紧跟当时的科技前沿才能在富矿处得到收获,不要总去清理矿渣。但我们许多决策者的思维太滞后,缺乏判断科技发展趋势的基本素质,无法紧跟世界科技发展前沿,更适合钻故纸堆以发现西方科技源于中国为乐,等看到别人获奖了才恍然大悟,那时黄瓜菜都凉了。
诺贝尔奖支持那些原始创新性的发现,特别是授予那些改变了人类科学进程的发现。所谓原创,就是与众不同,甚至就是“异端”,历史上如放射性元素的发现、惰性气体的发现、血型的发现、细菌的发现、原子结构的发现、量子论的创立、电子理论的创立、无线电报技术的发明等等,这些发现或发明,是与当时的主流观念不同的,甚至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不能被多数人理解,绝对“另类”,但就是他们最终改变了整个理论体系,开创了新的时代。有句古语“出头的椽子先烂”,说明在我们的文化中过于强调集体、从众、一致,一切都想给出标准答案,不允许独立思考,甚至长期进行思想控制,要“深入灵魂”找问题,连看电视都要求只能看“新闻联播”。其实,建立好了社会体系,个人就应有体系下的充分自由,他人就无权干涉属个人的自由范围的事务,更不需要判断他人是人才还是“自视过高”,因为“自视过高”是一种悖论,判断他人是“自视过高”的人肯定是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自视过高”,不然就不可能得出这种结论。因为有自由、有宽容,鼓励冒尖,在科学领域才能创新,才能有突破,总是什么事都上告祖宗,什么事都要找权威来决定,那只能沿袭过去的理论,甚至一代不如一代。
基础研究,无法马上看到经济效益,更多要靠国家投资,国外也有一些基金会资助,私人则投资在很快有商业利益的应用研究上。在我们国家,把太多资金投入去经济发展,研究资金本来就很少,而且多数投在为获得近期利益的项目上,基础研究投入太少。如果能鼓励私人或企业投资应用研究,把成果更多转化为产品,就可以获得更多研究资金,而且还能腾出国家资金做基础研究。基础研究现在都是比较费钱的,没有足够资金维持是难以进行的。
还在网上看到一段:“就我遇到的欧美学者而言,周五晚上9点还在工作并不是个案。他们的工作状态总让我想到一个词——封闭性训练,众所周知,这正是中国运动员取得世界冠军的秘诀。”因为我没有见过欧美学者,所以不知他们是否要天天加班,我看到的一些报道是欧美人很享受家庭生活,经常要外出旅行、度假,而我们的神舟队伍多少年也不能回次家,更要超出劳动法规定的时间工作还视为美德。以我的经验,工作成果与工作时间绝不成正比,到产生疲劳后,无论头脑和动作都变得迟钝,不仅不会有工作效率,甚至常常犯低级错误,一些事故更易发生。做研究的,思维并不会因为下班而停止,也很难以在办公室的时间来考评,只有那些做事务性工作的才会把工作与是否在办公室联系那么紧。我知道,世界上有许多专科的国际会议,西方许多研究机构之间也有很多交流,常有属于几个研究机构甚至几个国家的科学家因一项研究获奖的例子,说明他们联系多么紧密,而如果搞封闭式训练会怎样?那就叫“闭门造车”,看看封闭性训练的中国男足就知道了。
还有讲到:“一个有趣的观察点是国内学术会议的晚餐宴,哪怕一桌人之前从来没有见过面、互不相识,饭局后半段的话题十有八九会聚焦到钱:你那里工资奖金福利如何,课题多不多等等。”这倒是很有趣的观察点,我看到的是许多人那么关注这些,说明他们的待遇多么可怜,还处在那么关注工资奖金福利的低级阶段,而欧美的研究人员都有房有车,甚至有别墅的,不会为温饱问题发愁。还看到报道,许多教授、博士要去应聘地方政府的科、局级职位,放着好好的研究工作不做却要去做事务性工作,大学生一窝蜂要去应聘当公务员,说明什么?这更值得深思了。
“有些学科的科研队伍整个就是一支业余队伍。”我不知道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是什么,没有详细介绍,我只知道一个人刚生下来时除了吃奶什么也不会,人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后来学会的。许多大学生毕业后到一些单位,可能几年都没有什么具体工作干,只能干一些事务性工作混日子,甚至有些领导发现有人看与本职无关的书都大发雷霆,到突然要上某个项目,他们肯定是业余,这怪谁呢?决策者没有长远眼光,不能为科学研究及人员培训做长期规划,总想一蹴而就达到目的,这本身就不符合客观规律,专业队伍是在专业研究下锻炼出来的。据介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格拉肖博士大学时在康奈尔大学读文学,与他后来的研究是南辕北辙,够业余了吧,如果在中国,有可能再搞物理研究吗?

http://new.qzone.qq.com/674171909/blog/1196999294
注:此文在人民网上3次被删除,被屏蔽很久,后来才可显示,请看看哪部分得罪谁了。

  最后修改于 2008-10-23 09:52    阅读(?)评论(0)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