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年龄:17年7个月
访问:?
文章:852篇

个人描述

生活只能以玩为主,任时光在玩乐中流逝

汉阳铁厂与张之洞

2009-08-29 13:39 阅读(?)评论(0)

武汉,因为京广铁路与长江水道的交汇而成为交通、商业中心,同时也是华中的工业重镇,近代史上划时代的武昌起义也发生在这里,而这些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张之洞。
1889年,五十二岁的张之洞因上书主张修建卢汉铁路(卢沟桥至汉口,后称京汉铁路,现京广铁路北段)而从两广总督调任湖广总督,并把准备在广东筹建工厂而向外国订购的机器设备迁到湖北,先后创办了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大冶铁矿、汉阳铁厂机器厂、钢轨厂、湖北织布局、缫丝局、纺纱局、制麻局、制革厂等一批近代工业化企业,居全国之冠,奠定了武汉的全国重工业基地的地位,其中以汉阳铁厂为中心的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成为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汉阳兵工厂是我国首家系统完备的军工厂,“汉阳造”闻名天下。
这是汉阳铁厂旧址,在汉阳的月湖西南角,琴台大道边。

门楼左边有一个巨大的钢模,上面镌刻着“华夏钢源”。

旁边建有张之洞与汉阳铁厂博物馆,详细介绍汉阳铁厂的历史和张之洞的业绩。

张之洞铜像

对汉阳铁厂创建影响最大的人物

当时的地图

聘请的卢森堡工程技术专家们,当时有很多外国专家在这里工作,其中仅卢森堡就有14人

张之洞创建的企业

汉阳铁厂以后的变迁:抗战初期汉阳铁厂部分冶炼设备内迁重庆大渡口重建,后来成为重庆钢铁厂,未能迁走的厂房烟囱等为避免落入日军之手而炸毁。建国后,汉阳铁厂原址上建立了国棉一厂,原来的汉阳火药厂旧址之上陆续建成了汉阳轧钢厂、汉阳钢厂,后来两家合并为汉阳钢厂,现属武钢集团。

其实张之洞原是个书生,虽都是办“洋务”,但与镇压太平天国的淮军领袖出身的李鸿章向来不睦,他是以“无知者无畏”的精神完成此“创举”,但也闹出不少笑话,交了大量“学费”。
在两广总督任上,张之洞列举数字说明购入洋铁开支甚大,上奏呈请在英国订购大炉及机器在广州筹炼铁厂,可算“国产化”的先驱,很有“民族精神”。但继任两广总督的李瀚章则奏报广东铁矿不多,不能设厂,张之洞奏请炼铁厂移设湖北,这才有汉阳铁厂。现在看来,广东煤、铁矿都很稀缺,如果张之洞不调任湖北,这个铁厂还很难说能办成何样,所以这次“调动工作”帮助了张之洞,但李鸿章的这位长兄却因太“客观”而未能带动广东的工业发展。
张之洞是在对国外炼铁方法无知下就贸然要买回两座炼铁炉,英国人是很专业的,要求先将煤焦和铁砂样品寄去化验再根据品质设计炉子,张之洞答复“中国之大,何处无佳煤佳铁?但照英国所有者购办一份可也。”运到后发现大冶的铁不适用于此种炉型,只好花钱再去买适合的,因此成为一时的笑柄。据说汉阳铁厂的选址是为了“让总督大人看得见烟囱”,在河滩建厂光填土费就花了三十多万两白银,更不用说铁矿和煤的运输费用了。张之洞的企业都是官办,以“政治需要”办企业,规模极大,“不问费多寡”,耗费了国家大量资财,因花钱如水被称为“屠财”,所办企业因效率低下和贪污而亏损严重,后来无法维持,只得把这个烂摊子交给盛宣怀处理,改为官督商办。但张之洞有一个最大好处,不谋私利,不贪污,所有国家钱财都用到了事业上去,所以一生有清廉之名。

张之洞的专业是“四书五经”,从26岁考中进士,先后任翰林院编修、教习、侍读、侍讲学士等职,大概相当于党校或社科院的教师或研究员,属于理论研究范畴,当然研究的是儒家典籍,并同其他“理论家”组成“清流派”,放言高论,纠弹时政,特别是抨击奕䜣、李鸿章等洋务派官僚,其间只短期在湖北、四川做科举副考官和学政,相当于教育厅长,后授内阁学士,是皇帝秘书,或许相当于中央委员,以理论家身份进入决策中枢。
1881年,45岁的张之洞离开京城到地方任封疆大吏,开始了从“理论家”到“能吏”的艰难转变过程,从只会动嘴挑别人错误变为要被挑错误。山西巡抚时就筹办山西练军,还设洋务局、桑棉局、铁绢局,办令德书院;署理两广总督后,正值中法战争前夕,他力主抗法,筹饷备械,起用前广西提督老将冯子材等,能取得镇南关的胜利有其一份功劳,后来还创建广雅书院,设办理洋务处,创办水陆师学堂;张之洞任湖广总督十多年,不仅办企业、修铁路,还办新式学堂、建新军、倡导去日本留学,这一切被称为“湖北新政”。新政带来的社会发展、风气改变和造就的民族资产阶级、新式知识分子、倾向革命的士兵,成为武昌起义的社会基础,所以张之洞被孙中山称为“是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

毕竟是“四书五经”专业出身,虽然行为上大办“洋务”,思想上却总想在传统中找出路,维护传统的政治制度,维护统治集团的既得利益,所以在维新变法的关键时期撰《劝学篇》,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想把对西方的学习限制在“科技”等实用领域,只是“师夷长技以自强”,反对政治社会制度的改变。但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的惨败用事实说明只是学习科技不能使中国强大,制度变革越来越成为社会共识,虽然后来清政府在内外压力下不得不实行“新政”,并调七十高龄的张之洞回京任大学士、军机大臣与袁世凯共同主持,但为时已晚。1909年张之洞病逝于北京,两年后辛亥革命爆发,清帝被迫退位,民国建立。张之洞一心想维护的制度最终被其推动的新政带来的社会变革潮流所吞没,个人主观意念无法抵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附:2004年9月,由语言学家许嘉璐、科学家杨振宁、国学家季羡林、哲学家任继愈和文学家王蒙发起签署的《甲申文化宣言》呼吁:重新评估和重建文化传统,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张之洞在一百多年前提出的“中体西用”再次被提及,而牵头者被称为“国学大师”。

http://28gl.com/rw/zhls/2009-01-07/zhls23497.html
http://finance.sina.com.cn/leadership/msypl/20070218/20373350085.shtml
http://www.huaxia.com/whtb/2007/00595852.html
http://www.cnhan.com/gb/content/2007-06/22/content_803675.htm
http://news.cctv.com/society/20070622/100081.shtml
http://news.ifeng.com/history/1/jishi/200811/1102_2663_857803.shtml
http://amuseum.cdstm.cn/AMuseum/railway/tlsh/120216520.html
http://read.dangdang.com/content_496107
http://baike.baidu.com/view/21608.htm

   阅读(?)评论(0)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