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年龄:17年7个月
访问:?
文章:852篇

个人描述

生活只能以玩为主,任时光在玩乐中流逝

从碟机行业看中国企业的差距

2006-09-25 16:21 阅读(?)评论(0)
这是一个几年前就想写的帖子,当时国内企业纷纷要推出自主知识产权的DVD标准,并形成两大阵营。因为一些原因一直拖到现在才写,错过最好时机。但或许对同样浮躁的其他行业有些借鉴意义。
碟机行业可以说是完全起源于创新的行业,而且一直引领数字媒体。七十年代,当时音视频行业完全为模拟方式,记录依靠磁带,录音机录像机流行,年轻人则以SONY的所谓WALKMAN的磁带放音机为时尚。数字编码及数字信号处理主要在理论研究阶段,也有些实验室在做,虽然成果不少,很少有成功使用的民用产品推出。
当时的激光技术发展也很快,PHILIPS公司首先在聚合物盘片上实现激光读取记录的音视频信息,这就是LD。但记录的方式仍然为模拟的调频方式,光盘直径为300mm,价格昂贵,只能被视听专业领域使用。这种技术虽然未能被广泛采用,但开光盘记录之先河,使我们有了一种崭新的方式,一种新领域。而这时的计算机则采用数字记录方式,在磁盘上记录读取信息。
八十年代初,PHILIPS、SONY等公司综合各种相关技术共同推出CD,采用PCM数字编码技术把声音记录到120mm的光盘上,设计了适合光盘记录的EFM编码方式,并采用了在理论上研究很久的数字纠错码,使它的音质远远超过WALKMAN,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HI-FI高保真的音源,充分展示了数字技术的优势。由于技术原因,它采用的是780nm的红外激光。但CD当时价格较高,还不能与磁带放音机竞争而成为民用市场主流,在专业音响中则成为主导。CD的光盘格式可以说有一定的划时代意义,以后的光盘--包括计算机光盘、视频光盘都沿用这种规格。
有人也想到既然用光盘可以记录声音当然也可以记录视频,但一计算容量只能记录几分钟的节目,没有实用价值,这时视频的压缩技术成为关注焦点。关于数字信号的处理技术理论上已研究很久,数字图像及视频技术也有相当成果,但一直无用武之地。MPEG数字视频音频压缩标准在现实需要中迅速催生,并有芯片厂家开始用硬件实现。九十年代初,有些芯片厂商和整机厂抓住这个商机开始开发
相关产品,这次领先者不再是国外的跨国企业而是硅谷的新生芯片厂和开放后中国的新兴企业。
因为录像机刚刚普及不久,市场处于发展期,许多日本公司并把主要精力放在下一代更高密度的光盘标准的研发上,对CD标准的衍生产品的市场前景并未看好,失了先机。而CD标准到视频CD主要关键就在压缩和解压缩技术,其他技术基本都可以照搬CD,这给了小公司一个很好的机会,C-CUBE公司就因此脱颖而出。C-CUBE公司掌握了当时还未引起足够重视的MPEG数字视频音频压缩技术并开发出芯片,公司的董事长孙燕生是美籍华人,遇到了安徽现代电视技术研究所的姜万勐,并达成合作意向,合资建立万燕公司,使用C-CUBE公司的芯片生产视频CD机--即VCD。这是一个新的市场,虽然可以借用CD的许多技术和配件,但相关产业链还未成熟,市场有待开拓,特别是影像来源都是问题,开始可谓步履维艰,特别是对于一个新建公司。
经过数年市场培育,VCD终于获得市场认可,出现井喷式发展,大量整机厂和芯片厂进入这个行业,VCD的散件水货很容易买到,中国也成为VCD的最大市场和整机最大生产国,当然这与铺天盖地的盗版光蝶也分不开,因为没有一个人会买缺乏节目来源的音像机器。这个行业也成就了一批新兴公司,如小霸王、爱多、步步高、万利达、金正等等,许多企业家可以说一夜成名、一夜暴富。而随后许多大型企业也不甘落后,纷纷加入。而这个行业的爆发式增长也是奇迹,没有人可以预测到。
但这种制造多数只是简单的仿制和组装,拿样品到相关厂配套,生产往往就是上螺丝,相关公司没有掌握多少技术也没有多少技术人员,工程师甚至只关心每台机器要测哪几个点,调试工的级别,能独立画PCB就算设计了。被人戏称"昨天杀猪,今天生产VCD"。特别是珠江三角洲,VCD厂遍地开花,VCD元器件的配套系统也应运而生,专门有人提供线路板,专门有人提供机壳。不出方圆几十公里,生产整机所需的元器件均可配齐,当时可以说是群雄并起一片混战。而有的公司有相当规模以后,技术储备仍然不足,特别是未能借此掌握关键器件的生产链,没有足够的超前眼光,满足于眼前利益,技术上完全依赖芯片商,没有任何独特之处,成败完全依靠营销策略,迷信于广告效益。而台湾等地的一些明智企业则专注于机芯的开发和生产,以精密机械技术稳稳占领市场。
但市场留给我们的也只有几年的时间。国外大公司逐渐开始重视这个行业,推出DVD标准,依靠品牌技术优势挤占国际市场,而国内企业则只能依靠价格大战,每台很快降到千元以内,利润缩水,竞争残酷。许多企业也因此陷于困境,因管理手段没有跟上,巨额的营销广告费用无法收回,资金短缺,企业内部矛盾显现,有的公司因此垮台。
为了应付国外大企业的技术垄断,国内一些企业也联合一些芯片商也提出过CVD、SVCD等标准,但基本上只是一些小改小革,因为没有足够的前期研究和必要的技术储备,没有技术上的优势,只是前进半步,更没有形成技术产业链,许多技术其实并未跳出原来的标准,而且国内的芯片业落后,无法独立开发生产芯片,国外的多数芯片公司根本不理睬我们的标准,只有靠国外的小型芯片公司,这些公司往往靠风险投资,无法提供长期有效的技术支持去抗衡大公司,常常是自身难保,曾在VCD时期风光无限的C-CUBE公司已就经不存在了。本来已实力弱,还要分为两派,争执不下,最终形成不了多少对国内市场的影响,更不要说对国外市场了。最终只是昙花一现,很快就没人提起。
国外大公司一直储备有下一代的技术,在国内VCD风潮中推出DVD技术,技术前进一大步,马上把我们甩在后面。DVD采用650nm 的红色激光,使记录密度大幅提高,在编码方式上也有增强而提高效率,压缩方式采用了MPEG2标准,使清晰度大幅提高,从VCD的录像机水平而达到至少目前的电视电影水平,甚至兼顾将来的高清晰电视的清晰度,满足了市场对图像质量的新要求。而VCD如果以这种清晰度记录则无法把一部电影存入一张光盘。而且根据影音制作公司的要求增加了反盗版功能,获得国外影音娱乐公司的支持,影像来源得到保证。在DVD的打压下,国内的VCD行业迅速衰落,基本很难有发达国家的出口,转而生产DVD,引进国外的完整设计,核心机芯和芯片依靠进口,甚至就是散件组装,赚些加工费。出口又受到专利费的困扰,利润变薄。在国内市场,影像来源受到限制,正版DVD价高,盗版DVD有限(不象盗版VCD那么猖獗),使DVD机的购买不再火热,而波澜不惊。国内DVD企业掌握了部分技术和产业链后,不甘为国外企业打工的境况,又推出前进半步的新标准EVD、HVD、HDV,又是分为几个集团各自发展,命运当然与上次一样。
而此时,国外的大公司已经开始发展蓝色激光的视盘机,使用450nm的蓝色激光,使记录密度又有大幅提高(红光DVD单面单层容量4.7GB),达到了未来大力发展的高清晰度电视的要求。目前有两个标准竞争,索尼、松下、菲利浦等厂商力推的Blu-Ray Disk(单面单层的容量达到27GB),东芝为主力推的HD DVD(单面单层的容量15GB,易于兼容红光DVD)。将来的商业竞争中谁会成为主导目前虽然无法确定,但都是向前的一个进步,又将超出国内公司的拟定标准,推出后必然使国内公司的标准成为无人理睬的尴尬。
我们曾经在VCD上占有先机,又是碟机行业的生产大国,却为何只能落得组装厂的境地?原因当然很多,但体制上的障碍和技术上的薄弱则是根本原因之一。国内的国企占有优势资源,但没有多少经营自主权(现在有不少改善),更没有多少自有资金,上项目需要报批,看是否符合产业规划和布局,风险怎样等等,等上级机关看到这个行业的前景而批复时,往往最好时机已过,通俗讲“黄瓜菜早凉了”。所以国内最早进入这个行业的都是民营企业,但他们本身很弱小,没有多少资源,无论从资金、人员和管理方面都是如此,有赚一把就走的短期投机心态,往往粗制滥造,假冒伪劣盛行,管理混乱技术缺乏,而且没有足够资金支持,更难以获得国企银行的贷款,一遇困难就只有关门。
而国外大企业则往往为私人所有,股东说了算,获利的冲动使许多初露端倪的商机都会有人敏锐抓住,投资成功则获得暴利,投资失败自己承担(而且这也是常事)。当然也会有机会被小公司抓住,他们也机制灵活,有可能迅速依靠外来投资或上市而迅速发展,也可能被大公司并购,当然也会因经营不善而倒闭。在国外既有GE、GM、FORT、IBM、TOSHIBA、PHILIPS、ST、SIMENS等老牌大公司,更有许多新兴企业,如APPLE、HP、DELL、INTEL、CISCO、MICROSOFT等,许多都是因为抓住大企业忽视的商机在竞争中迅速成长而成为行业霸主。
国外的实用技术研究基本都在大企业及其投资的实验室中,在竞争中生存的需要使他们紧跟市场需求研发,大量资金的投入,吸引大量人才,更有大量技术储备,这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来源,而这种投入是由企业获得市场优势的产品的巨额利润回报来支撑。而且许多大企业也常常投资或资助高校和研究所的基础性研究。而我们的研究机构设立项目的目的主要是向有关部门要资金以维持运转,以科技发展规划为目标而不一定是市场需要。研究成果要参加的是评审和展示,多数无人问津,当然无法获得很好收益,往往入不敷出,也就无法形成良性循环。
国外的大企业实验室引领技术进步,最出色的当然是朗讯公司下属的贝尔实验室,从晶体管、激光、光纤到蜂窝移动技术等等,都是世界领先。而这样的实验室几乎每个大企业都有,而且实力不凡。而国家的最高技术往往也在企业,如INTEL的集成电路技术,agilent的射频微波激光技术,Microsoft的软件技术,企业的技术成为国家的技术,企业的实力也成为国家的实力,他们的实力来源于市场的竞争,要赢得竞争必须要有优势。国家则在国防或一些公共需要上设置项目,由企业来投标,把企业技术为国家所用,而不会干预企业的市场运作,除非认为损害公共利益。
刚从FAIRCHILD脱离出来的三个人为主成立INTEL公司,开始只是生产半导体存储器,但其中一个工程师在研究日本客户要求的计算器的设计时产生通用运算单元的创意,由此产生CPU。后来因竞争激烈INTEL逐渐退出半导体存储器制造而把CPU作为主打产品,成为这个行业的领头羊。但不断有企业出来挑战INTEL的地位,从ZILOG到AMD等等,因为都发现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使INTEL必须不断提升技术以保持优势保有市场,使数字电路的集成度不断攀升,现在到了65nm,远远把我们甩在后面。而这个过程是没有任何人可以预测和规划的,都是在经营中依据市场需要和竞争态势选择的结果。
而我们的企业的科研机构往往很薄弱(甚至没有这种部门),靠三五个人两三条枪,急功近利,一切因陋就简,没有必需的设备仪器(有些也不是买不起,而是认识不到作用),以抄板为主要方式,或靠散件组装。目前许多DVB厂都是这样,许多有名的企业发展多年连中文菜单都不能制作,更不用说底层软件开发了。我们的技术能力落后国外很多,在国外几年前已经开始成熟而普及的MP3,国内还无法掌握,甚至还有地方把这种过气的技术当做高新技术重点来开发,而国外已经使MP4走向实用。
一些大企业也投入很大建立各种实验室,基本是为生产服务,无法提供真正的技术上的依靠,更不要说超前研发了。而且许多企业体制僵化,科技人员待遇过低,人员流失严重,剩下的人主要精力也不是搞研发而是搞关系,无法承担公司的技术发展重任。管理者把是否长期稳定在公司作为重要选择人员依据,安分守己谨小慎微为处事方式,打击有独立想法和见解的人,惯于制造螺丝钉,甚至花大精力去把每个人塑造打磨成这样的人,甚至数年不让他人工作以达到这种目标。我曾经工作过的一家著名公司,把所谓“负激励”作为管理主要手段,一心树立领导权威,把下属贬低得一无是处,只要做事就要被批评,不会得到任何赞扬。这样的公司不可能有自己研发能力,而只能依靠学习和引进,只配做装配工。这些企业能够在国内占主导,主要依靠政府的支持,而不是依靠公平的市场竞争。在政府的支持下,各种资源都向政府满意的企业倾斜,甚至在政府担保下可以获得资产数十倍的银行贷款,可以优先上市,获得超常发展,甚至垄断地位。这种方式剥夺了行业其他企业的生存空间,甚至合作企业也无法获得平等谈判地位,利润被掠夺。为了成就一个企业,无数企业被殉葬,甚至许多是更适合市场机制的,至少使适合市场的企业难以发展,企业拼的是政府公关能力。
我们的企业环境出现这种畸形主要与政府有关。现在许多地方是书记管经济管项目,而不是靠建立公平法制的市场环境为主要任务。政府管得过多,而且是自己不擅长的方面,甚至不懂的方面,有些都管到某个人去哪里工作做什么行业做什么职位拿多少工资的程度。民营企业用自有资金上项目都要报批,更不用说银行贷款,或国企的投资了(政府是国企的投资者,管理是理所当然)。有些地方民营企业的人员聘用都需要相关部门批准,真是无法理解,他们就是任人唯亲也不需要政府过问,因为他们的发展和盈利政府也不保证。而企业的劳动保护则无人问津,许多血汗工厂在政府眼皮底下大量存在,极低的工资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工作每月也不一定能休息一天,甚至人身自由和基本权利也不能得到保障。企业因此有低廉的生产成本,根本不考虑风险更大不擅长的技术提升。因为靠低价倾销我们还有长期的优势,而技术创新则劣势明显,困难重重。
阅读全
   阅读(?)评论(0)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