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年龄:17年7个月
访问:?
文章:852篇

个人描述

生活只能以玩为主,任时光在玩乐中流逝

我们为什么要普及普通话

2006-09-25 16:36 阅读(?)评论(0)

现在有一种说法,认为广东福建的方言才是古汉语,而普通话为满族人讲的汉语,以此排斥普通话的普及。

一种论点:“南方的广东广西,福建等省由于天高皇帝远,古代汉语保留的很好,所以现在的南方人还讲明朝以前的古代正宗汉语。”
既然他们都是保留的很好古代汉语,为什么相互之间无法顺畅交流,为什么发音会如此不同。那你的意思是我们的古代汉语分为不同的几种,会其中一种的迁到两广,会另外一种的迁到福建。这种理论能成立吗?

“唐诗宋词用南方的鸟语来念,非常顺畅,压韵压得非常好,但用普通话念,就有问题了.因为唐宋诗人词人他们不讲普通话。他们讲的是古代汉语。跟南方鸟语一样或者相似或者相近。”
我们知道普通话念唐诗宋词有许多不押韵的情况,也有人考证了比如斜、黑的当时读音。但不可否认,押韵的还是多数。也有一些南方的地方语反而押韵的情况,但从未听过谁用广东话或闽南话来给我们读读唐诗宋词八大家散文,再与普通话比较一下,哪个更接近古汉语就清楚了。

现在的普通话和北方话的确不是古汉语,确实夹杂了很多北方游牧民族的发音。而且不只是从满清就开始。至少从南北朝就开始了。可以说唐朝宋朝的读音也不是古汉语(更古的汉语,比如秦汉,甚至周)。有人考证,古汉语的语音比现代汉语丰富得多. 现代汉语只有约1,300个音节, 唐代官话中有近4,000个音节。古代汉语的四个声调中每个声调的声母有清声和浊声之分,演变为现代汉语普通话主要是浊音清化,入声调消失,入声字派入其他三声了。
汉语的词主要由单音节的单纯词和多音节的复合词组成汉语的音节可以分析成声母、韵母、声调3部分。为首的音是声母,其余的部分是韵母,声调是整个音节的音高。汉语的声调是辨义的。声母都是辅音。最复杂的韵母由介音、主要元音和韵尾3部分组成。韵尾有的是辅音,有的是元音。北京音的辅音声母有22个。
一般认为汉语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上古汉语——先秦两汉时期
中古汉语——魏晋至隋唐五代时期
近古汉语——宋元以后至“五四”运动前
现代汉语——“五四”运动以来至今
由于古代没有录音设备,我们无法确切了解古人的发音,只能通过一些旁证。一般研究中古汉语多采用隋朝和唐朝的韵书。 一般认为上古汉语没有轻唇音,中古汉语才产生轻唇音,卷舌音的出现和入声的消失也常作为近古汉语的标志。

汉语还分为文言文(书面用语)和白话文(口语)。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这些书面语统称为文言。
先秦的书面语与口语差距不太大,<<诗经>>今天读来不太容易,周代则是口头上唱的,特别是《风》,就是采自民间。<<山海经>>主要部分在战国时代已成书,可其语言比其它同时代文献平易,这是由于作者或口述者为巫,采用的是口语,比其它文献更接近于中古和现代的语言。
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了古代白话,代表就是古代的白话小说。白话文在唐代已经出现,叫变文。以后宋话本、元曲、明清小说把人民的活语言融入文学作品,可以说是现代汉语改用白话文的基础。

目前一般认为汉语有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闽方言、粤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其中北方方言的使用人数约占汉族总人口的75%,特点是失落了大部分的中古辅音韵尾,包含了大量的同音字以及相应产生的复合词,与古汉语相差较大,所以一直被人诟病。北方方言又被成为北方官话,又可细分为华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和江淮官话等。其中西南官话也称西南方言,通行于四川、贵州、云南三省及湖北大部、湖南、广西北部边缘地区。四川话在西南地区有很大的影响,属于汉语北方方言西南官话的一个分支。而江淮方言俗称下江官话,通行于长江中下游,包括安徽、江苏、江西部分沿江地区。
吴方言的使用人数占汉族总人口的7.5%左右,主要通行于江苏省长江以南、镇江以东,南通小部分、上海及浙江大部分地区,可分五个次方言:太湖方言、台州方言、东欧方言、婺州方言、丽衢方言。特点是对清浊辅音的区分。
闽方言的使用人数约占汉语总人口的5%。分布于福建省大部分地区、以及广东、海南部分地区及台湾省汉人居住区。闽语的内部分歧比较大,闽南闽北之间不能通话,保留了很多中古汉语。其中的闽南方言还包括海南文昌话、雷州话、潮州话、浙南闽语等,内部分歧也很大。南洋群岛中的华侨和华裔中多数来自闽方言区。
粤方言的使用人数约占汉族总人口的4.3%,通行于珠江三角洲、广东中部、西南部和广西东部、南部及香港、澳门,当地人称之为“白话”。粤方言声调复杂,通常有九到十个左右,同时也保留许多中古汉语。东南亚、南北美洲等海外华侨和华裔中近90%的人都来自粤方言区。
湘方言的使用人数占汉族总人口的3%左右。
赣方言的使用人数约占汉语总人口的3.3%。
客家方言的使用人数约占汉语总人口的4%,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通行于广东,福建、广西、台湾、江西、湖南、四川等客家人居住区,保留了一些中古中原话的特点。
语言往往伴随战争、大量人口迁徙和部族民族融合而改变,也会因交流频繁而相互影响。在中国北方地区,因为多平原,人员交流频繁,统一时间比分裂时间长,而且往往是国家统治中心,虽然各地人因部族不同而开始语言不同,历经数千年,现在语言相对接近,相互之间容易懂。北方方言可以看成是古汉语经过数千年在广大北方地区发展起来的,而其余方言却是北方居民在历史上不断南迁逐步形成的。在早期的广大江南地区,主要是古越族的居住地,他们使用古越语,与古汉语相差很远,不能通话。百越语译成汉语时一字常译为两字,不同于汉语的单音成义。后来,北方的汉人曾有几次大规模的南下,带来不同时期的北方古汉语,分散到江南各地区,于是逐步形成现在彼此明显不同的六大方言。
相隔几百公里,用北方话的北方人一般可以相互理解。在中国南方的许多地区,尤其是山区,例如福建,相隔只有十公里的当地居民也许已经不能互相理解了。江浙之地一般认为东周才与中原地区交往密切,虽然有数次汉政权偏安吴越也有地方汉政权建立,大量汉人举家迁徙,有两千多年历史,语言却与中原差别很大,成为单独的地方方言。闽粤之地在秦汉才受汉文化影响,到南宋福建甚至成为重要地区,距今有近千年,而闽南话北方人基本无法听懂,发音差别太大。而四川则不同,因为秦人很早占居蜀地,以后又有蜀汉等多个地方汉族政权或统一的中央政权的经营,统治地区逐渐扩展,语言也扩展到云贵及广西西北部地区。虽然四川话影响广泛,但北方人却较容易懂,被划为北方方言。南方话虽然来源于古汉语,但在古代汉族迁徙过程中不断与原居民融合,发音也发生变化,而且越远,迁徙得越晚,发音差别越大,甚至语法都有不同。同称客家人,江西和闽粤讲话就有不同,许多闽南人自称远祖在河南固始,而他们的讲话更接近于同地域上的其他人,甚至畲族,而非河南人。当然他们也会保留一些古音和古代汉语发音法,但与古汉语差别更大。

如果想了解汉语的演化过程,就要从历史谈起。但因为上古没有文字,只靠口口相传,丢失和人为改变很容易。后来虽然有了文字,又因为战乱散佚不少,又有焚书坑儒或统治者及儒家为符合自己需要进行的大量增删修订,历史往往面目全非,后人只能通过一些蛛丝马迹来推想。
可以认为,原始人到达东亚大陆后逐渐散布各地,开始是与猩猩和猴类似的血缘关系形成的小族群,然后因生育而逐渐扩大。到一定规模后因为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组织方式较简单而无法维持,而分裂成多个族群。由于南方有山岭阻隔,不利于形成大的族群,分裂出去族群的往往独立发展,不再有相互联系。而在北方,因为平原和丘陵较多,交通方便,便于分出的有血缘关系的族群相互联系而形成部落。而且因为部族冲突也频繁,也必须形成更大的部落以获得战争中的有力地位。由血缘和姻亲关系形成部落联盟主体,附近的较小部落也会服从而形成外围。部落也由原始的自然崇拜,如鸟兽生殖崇拜,转为祖先崇拜,以形成更大的血缘凝聚力。曾经的部落首领也会逐渐被神话,把部落的发展历史集中到一个人身上,一些后来分离出的分支就会带着这种信仰迁徙。比如湖南有炎陵而认为炎帝部落的分支迁徙到这里,舜陵在零陵而认为舜部落的分支迁徙到此,禹陵在浙江而认为夏的后裔迁到这里。
这时也产生了语言,利于相互交流,从简单的呼鸣到复杂的意思表达。因为部族独立发展,语言就会有很大差异,甚至一些基本音都不同,因为这些基本发音方式是在成长环境中从父母亲属学习的。而部落和部落联盟因为起源相同,交流频繁,语言就比较一致,从发音方式到用语都会相差不大。古代没有文字,完全需要用不同的语音来分辨不同的含义,而且我们的祖先似乎更喜欢用单音节来表达不同的意思,也就需要复杂的发音方式和语调变化。我们确实无法考证那时的语言情况到底怎样。可以参考目前还处于原始社会形态的非洲一些国家的情形。一些非洲国家地域不大,却有几百种语言,有些语言只有几百人使用。所谓祖鲁人是个很散的部族,包括许多小部族,使用不同的语言,没有文字。
一般独立发展的每个部族都会有自己的语言,语言几乎为所有人使用,一旦形成,改变就相当困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世界上语言很多,而文字就不多了。很多部族只产生了语言而没有文字。
考古上目前没有证据认为有黄帝的统一各部的存在,原始社会时期的文化在各地有明显差异,所以一般认为文明形成有多个起源,散布各地,后来才逐渐趋于一致。汉字虽然在陶文中就有零星发现,但直到商周时期才基本成为系统。而到商代中后期,中原文化才逐渐影响各地,开始汉族的形成。
从古籍认为汉民族主要由东夷族和西羌族融合而成,所谓三皇五帝主要就是这些部落的首领,凤和龙分别为他们的图腾。附近其他还有所谓东胡、北狄、南蛮等部族,及西戎、鬼方、山戎、百越、九黎、三苗等,后来多数逐渐融入汉民族,也有些独立发展成为一些少数民族,都属于黄种人,血缘关系都较近。总体趋势上,是部族从西向东和从南向北发展。史书上所谓三皇五帝就是这个时期。
一般认为伏羲为东夷部族首领,在中原北部燕山太行山至泰山一带。而炎帝和黄帝皆为西羌部族首领,发源于渭河上游,先后带领部族从西向东发展,击败其他部族,占领中原,被尊为人文始祖。但以后的颛顼似东夷部落,一般认为在鲁西南豫东地区,帝喾则源于西羌,在陕西中部。尧在汾河下游,舜则有多种说法。
部落早期以游猎为主要生活方式,多在中型河流的上游山区丘陵地带生活,后来以游牧为主兼游猎,平原更适合,逐渐向河流中下游迁徙,居住地常常变动,所谓商朝迁都前八后五大概就是这个原因。到以农业为主,逐渐定居于河流中下游的冲积平原地带。夏朝被认为是炎帝(姜姓)部落分支,姒姓,后来部分融于黄帝部落,部分南迁到嵩山附近,逐渐兴起,在洛河下游建都定居,是为夏。但不久被东夷的后羿部落攻占,后来又击退后羿部,建立以洛河和汾河下游为中心的奴隶制国家。以游牧为主的商部落发源于燕山,子姓,可能也是东夷的分支,逐渐南迁,逐渐强大后击败夏朝,占领中原。夏所属部落则向三面迁徙,向西的一支到达渭河上游,与在当地的西羌人再次融合形成周。而史书认为匈奴人是夏北迁到河套地区与戎狄人融合而形成。各部族在中原是你刚唱罢我登场的局面,但后来人为了宣扬所谓正统观念,硬把各部族崇拜的祖先按黄帝的世系去排列。
商代后期以农业为主,生产力发展很快,甲骨文及金文开始大量出现,文化影响扩大到整个黄河流域。周原来占居渭河流域,姬姓,逐渐占领中原西部,最终灭商,而具有整个黄河流域。周分封各国,操着周语言的西羌人分布各地,成为各地的统治者,周信奉的祖先就成为所有属国的祖先,周的语言当然就成为当时的官方语言,直到秦统一历时700多年。秦的祖先发源于燕山,属东夷分支,赢姓,后归附商。周灭商后,迁秦的祖先到陕西甘肃与西戎交界处。后来周东迁,秦据有渭河上游地区,收服西戎,始成为强国。秦又占领巴蜀之地,人员大批迁入,这可能就是四川人操北方口音的开始。(也有人认为周时就有大批西羌人和西戎人迁入蜀地。)汉语主要在周秦时期开始形成,文字从商到周秦,从甲骨文到金文,秦统一后确定小篆为标准文字,主要刻在竹简上,既费工又费力,能识的人很少。发音也以西部渭河流域的部落语音为主(秦虽然血统来自东夷,但长居渭河),从分封到郡县,大批西部人员随占领迁徙到各地,人员交流频繁,各部族逐渐融合。虽然因周源于西部,把炎黄作为始祖崇拜,但秦等东夷人也把他们的祖先加入其中,其他部族则被排斥在外。虽然秦统一时间不长,但统一过程漫长,漫长的统一过程就是文化逐渐融合的过程,所以到汉朝建立,原来的部族痕迹已不明显。秦朝还派兵过南岭,将版图开拓至南海,并派遣了数十万的北方部族人与官吏携带家属子女去统治和开拓这块新的土地,这对粤语有多少影响还没有定论。
春秋时期的晋国与战国时北方的燕赵两国,都征服和兼并了许多戎狄人的部族和国家,并与之相互通婚。东方的齐鲁两国则完全征服并同化了其他东夷部族。西方的秦国,混合了西戎和巴蜀一带的氐羌等部族。周朝时楚吴越与中原只有很少交流。春秋时期两地受中原文化影响下逐渐建立楚、吴和越国,频频与中原冲突,楚逐渐把荆、吴、苗、蛮与百越的地方都收入版图,融合了三苗、九黎、百越、南蛮、炎帝部落、东夷部落等,统一长江流域各地,甚至成为可与秦对抗的强国。越则从钱塘江流域南迁闽地。之后秦汉动乱时期,南方诸国又纷纷独立,汉武帝时再次征服这些国家,并将东瓯闽越与南粤的一部分人民内迁到江淮一带,同时将内地的一部分人民迁至岭南,这又是一次有计划的民族融合,这才逐渐稳定了南疆的统治。南方的汉族许多都北方汉族的男性南迁与南方女性通婚的后代。
两汉有持续近400年的统一局面,使部族融合和文化形成,汉族名称由此而来。虽然汉朝最盛时东到海边,西到新疆,南到越南北部,北到阴山,但南方新统治的地区如闽越、南越到现在还主要是为方言区。甚至在太湖流域的平原地带也主要以吴方言为主。可见语言应该是在周时期形成。


到西晋末年,有所谓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晋迁都南京,形成南北朝局面。大批中原地区的汉族举家南迁,到吴楚之地。其中一部分移居于湖北、湖南等地,后又经唐末五代十国的离乱,又有的进一步南迁移居江西、福建等地。到南宋末年,宋元交兵,天下大乱,又进一步移入广东,逐渐入居粤东一带。宋代户口有主户和客户之分,后来者入客户,故有客家之称,这些人称为客家人。他们虽然分散在几个省,但语言很接近,被成为客家方言。在移居的过程中,由于在湖南湖北停留了近四百年时间,至唐宋时期方入粤,因此其方言较接近两湖方言,明显带有唐代的中古汉语特点。而且与普通话较接近(与附近的其他方言比较)。可见吴、闽、粤、湘、赣方言的形成应该比客家方言为早。
商周秦汉时期,洞庭湖还属于原始汉语与藏缅语、苗瑶语、融合而形成的楚语,永嘉乱后,迁入湖北的秦雍流人(陕西甘肃以及山西一部分)有六万,出现了西南官话的最初雏形。安史之乱后,十倍于土著的北方移民入洞庭湖北部,冲击、涵化并最终取代了当地的楚语,奠定了西南官话的基础。
在北方,游牧部落民族占领中原后改为农业为主,建立政权后接受汉族文化,学习汉语,与汉族通婚,以至于到现在已无法分辨这些民族。隋朝的统一,代表了鲜卑和汉人的最终结合。隋唐的统治者都是北方游牧民族与汉人血统混合的后人,起源于西北。北方部族而对汉语的影响也逐渐形成,唐时出现的白话文--变文就是这种变化的反映。这时书面语和口语已开始有明显区别,而且是在中原地区出现的区别(在周边地区的区别肯定很早就出现)。以后的汉语称为中古汉语。
农耕民族比较安于现状,而游牧民族则更具有攻击性。可能是生活方式不同造成文化上的差异,一旦一个民族从游牧变为农耕,就从攻击性变为防御性,军事上处于劣势,虽然文化上处于强势。从南北朝开始,北方游牧民族在军事政治上基本处于强势。汉族则长时间处于被统治的地位,往往只能偏安一隅。而唯一可作为自豪的隋唐又有游牧民族血统,并非正宗汉文化的传承者,而是靠杂交优势。明朝也是汉人,可又被混血的明成祖夺位,迁都到蛮夷建都的地方,做派也非汉文化所推崇。现在想找正宗的强势汉文化都很难了,要从汉武帝找了(当时好像儒学还没有占有统治地位,一旦占有统治地位,就只剩文化了,政权都交给少数民族了),怎么复兴?!
魏晋南北朝时,以洛阳语音为标准的“通语”从中原传向北方和江左一带。《魏书咸阳王禧传》就有关于北魏孝文帝通令“断胡语”,用正音(洛阳话)”的记载。隋炀帝杨广以洛阳为首都,把数万户富商大贾从全国各地迁徙到洛阳,推广以洛阳为代表的正音和正语。唐朝时,洛阳话仍然被看作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唐代科举时赋诗作文也提出了语音方面的要求,即要符合从魏晋南北朝流传下来的以洛阳语音为标准音的《切韵》的规范。北宋都汴梁(今开封),洛阳话和汴京话十分接近,两地流传的语音被称为“中原雅音”。“中原惟洛阳得天下之中,语音最正”(元人周德清的《中原音韵》就是“以中原为则,面又取四海同音”而编写的。汉语的语音是在一直演变着的,某一具体年代的代表音系可能与当时的语音差别很大 --例如在《广韵》撰写成稿的北宋时期的语音,与广韵里所反映的语音已经相差很远了;汉语在不同地域的巨大差异也一直存在,读书音与全国通用语(或者说共同语)的实际语音状况,并不一定相同。

北京所在的燕山地区被认为是东夷人的发源地,四周有山戎、东胡、北狄等部落,各民族杂居。而且认为东胡人是朝鲜等民族的祖先,属于阿尔泰语系的分支,与汉语属于不同语音系统。商从这里南移,周再这里建立燕国,秦建立渔阳郡等,都属于统治区域的边缘。语言上肯定与中原地区有很大不同。
到了五代时期,北京地区就更成为以北方游牧民族为主的割据势力国家的中心,到宋朝基本在汉族统治之外,直至蒙古族统一而建立元朝而把北京作为首都。汉语北京话加深了与阿尔泰语系的接触,与汉语中原官话反而在政治上完全分离,成为方言内部分歧最小,语音结构最简单、保留古音最少的汉语方言,时称元大都话,成为现代北京官话的源头。
以后明朝为汉族政权。朱元璋为凤阳人,在淮河边,应该更接近北方话,可能是所谓江淮官话,而不是吴侬软语。江淮官话是五胡乱华以后,中原雅音融合江淮一带古吴语逐渐演变而成。明朝灭元,定都南京,“壹以中原雅音为正”,即以南京音为基础音系,属于北方方言系统中的江淮次方言。明朝建都南京只三十几年, 据称有高丽血统的明成祖就迁都北京,而且肯定不会把很多南京人一同迁来,那里许多人不支持他,而北京和北京人则是他统治的根基。北京作为首都又有两百多年。从明初的《洪武正韵》到清中叶以前,教授标准音的学者都是以中原雅音为依据的。以后清朝又有两百多年。而清朝距今最近,统治长达两百多年,当然影响也会更明显。到了清代中叶,清政府曾发布过政令要求各级官员和“举人、生员、贡监、童生皆学习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官话”。终于使北京语音取代中原雅音的汉语标准音地位。汉民族共同语经发展演变,在标准音方面实现了从中原雅音到北京语音的转变,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清末编审国语及民国确定新国音以后,北方官话成为中国官方的标准语。“五四”运动,把白话文的传播和北京语音的推广结合起来,白话取代了文言在书面语中的地位,书面上和口头上初步统一的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北京语音)基本形成。民国时汉民族共同语叫“国语”,新中国叫“普通话”。近1000年来,中国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从唐宋白话到元曲到明清小说,都是在北方话的基础上创作的,是历史形成的自然语言。普通话是适应时代要求的产物。

有人一直以闽粤客家方言中有入声和古汉语词汇为说辞,其实属北方话的山西及其毗邻陕北部分地区、河南省黄河以北地区也保留有古入声字,而陕南的一些方言中也有保留古汉语词汇。这并非绝对的证据。当然有些人因此准备把这些语言剔除出北方方言,这样北方话就纯粹所谓鞑子话了!?其实客家方言有些地方也没有入声。

中国的方言基本是因为地理分割造成,比如江西,三面环山一面临长江,与外界交流相对困难,因比较封闭而与外界交流较少而成为独立的方言系统。江西内部基本只有赣和客家两种方言,其他只在边缘地区少数存在。而在过去,由于交通困难,绝大多数江西人一生也不会接触一个不懂方言的人,更不会出江西,甚至许多人连自己的县也从未出过。但在现在,随着交通的改善,经济的发展,不再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多数江西人经常会遇到外地人或到外地去,而且许多人要到外地打工为生,只会方言会遇到很多困难,外来投资者和旅游者肯定因找不到人沟通而被吓跑。懂语言往往意味着机会。
广东一省,主要就有白话(粤语)、潮汕话、客家话、海南(雷州)话四种语言存在,相互之间都难以交流,白话的一些语法结构都与汉语不同,而海南话甚至一个字能发出几个音。其实潮汕话和雷州话都属于闽南话的分支,随着渔民的沿海迁徙而到达浙南到海南,甚至广西沿海地区。但又因禁海等原因而相互隔离,独立发展,最后导致现在基本无法沟通。对于一个在一个省都不能覆盖的语言,因为香港经济作为后盾,在一段时间内成为全国学习的语言,而能否懂白话成为进入港资企业的必要条件。广东和福建也成为中国的方言特区,有用方言的电视台存在,主要是因为有大量的华侨和海外华人只懂方言,以方言为纽带来联络感情,更多是统战需要。
清朝皇帝就诏令闽粤两地都要设立正音蒙馆、正音书院,以驻防旗人为正音教师,全力推广普及官话,但效果似乎不明显。新中国建立后更是强力推行普通话,目前闽粤年轻人基本可以讲(虽然一听就可以听出来差别),听懂没有问题,不过方言节目更受欢迎。这几年,外地人大批到广东,操着带着各地方言的普通话,当地人已把把普通话当做常态。许多香港人要到内地投资合作,首先要学习普通话,而许多厂也不再把懂粤语作为招工必要条件。现实的需要比强迫的效果更显著。看来普通话还是要推行的,但方言不妨可以允许存在,甚至在一定范围内回潮。随着交通的改善,全国各地交流的普遍化,普通话已是大势所趋。香港人和海外华人也逐渐接受这个现实,许多人都是自愿学习的,特别那些需要经常与内地交流的人,不懂普通话很快将成为工作生活等方面的障碍。不过已经传承如此之久的方言,要它消亡似乎也不尽情理,不如给它一定的空间去存在更好。

为写本文,借鉴了网上的许多资料,无法一一列举,也无法一一请求。因为这也不是商业写作,取用的也是可以拷贝的资料,所以只列出主要的几个网页,表示感谢。
http://www.chinapage.com/language/dialect/dialect.html
http://blog.readnovel.com/article/htm/tid_2307.html
http://hakka.0753.org/list.asp?id=523
http://www.wiki.cn/wiki/%e4%b8%ad%e5%8f%a4%e6%b1%89%e8%af%ad
http://eeeeee.org/wiki/%E4%B8%8A%E5%8F%A4%E6%B1%89%E8%AF%AD
http://www.sis.pku.edu.cn/wanglian/MZWT/RDGS/zonglun/ht_yx.htm

 

   阅读(?)评论(0)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