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年龄:17年7个月
访问:?
文章:852篇

个人描述

生活只能以玩为主,任时光在玩乐中流逝

走安徽

2006-09-25 17:00 阅读(?)评论(0)

五一期间花了三天时间从南到北走过安徽的数个城市,有些见闻和感受。
安徽比几年前有了明显变化,至少交通状况有了很大改观,不仅道路好了,而且发车也快了,比较准时了。不会象过去那样,为了多拉一些人,一辆车在城中兜几个圈,几个小时也出不了城。而且对不说当地话的人也不会在价格上特意“照顾”,至少不会象过去那么严重。但公路交通的发展使合肥有了五六个汽车站,虽然各车站都有指明,但仍让外地人是一头雾水,不过汽车站的问讯处还是能告知在哪个站上车的。不过在安徽基本上长途汽车站到下午五六点钟就没车而关门了,城市的公交基本上也停运了,外地人就要考虑住宿问题了。普通市民基本没有什么夜生活,过着安分守己的生活,治安也较好,这肯定使城市的管理者比较省心。不象珠三角,交通车辆直到深夜,流动人口过多使管理者想方设法驱赶。
去寿县,为了看看这历史文化名城,城墙基本已修缮一新,北城门在维修中。城中多数为新式建筑,当然在一些地方也建了不少仿古的,也有了一定规模,主要成为商铺。虽然不象平遥那样基本保持历史建筑,而新城在城外新建,但在周边地区还是有些特色,虽然不一定能成为全国的旅游特色城市,至少三五百公里内问题不大。不过好像宣传不够,很少有人知道,了解所有历史文化名城的人毕竟是少数(而且也有些滥),而且也不知道特色是什么。象贵州镇远一样,虽然景观不错,因为宣传不够(也有交通问题),反而不如条件平常的凤凰有名。
寿县虽然距淮南市的谢家集区只有10公里左右,反而归数百公里外处在大别山余脉的六安管。据说淮南市辖地过去属寿县,因为煤矿的开采及相关工业的发展而兴起,但寿县好像没有因此有多少获益,一直以农业为主,自给自足。近在咫尺交通方便,因行政区划问题反而受益不多,这是寿县的尴尬。六安处在山区,所辖不少县多数自然条件不好,特别是交通不便。寿县在淝水边,多数为平原,土地肥沃,在农耕时代是富饶的地区,历史上的淮南王城就在附近。寿县在六安所辖县中应是条件较好的,只能与其他县趋同,而不可能特立独行。
我们的财政集中于行政,收入更多由上级支配,可以集中资源办大事,地方能自主运用的收入很少。所以获得行政上的地位意味着财政资源的倾斜,可以优先发展,相反则只能处于弱势,就算有条件有愿望也难以实施,自主发展基本不可能。一些人一直呼吁发展县域经济,在目前的财政政策下很难实行,因为地方发展基本要靠向上级要钱,没有多少可以自己支配的资金,就象国营企业那样,任何项目都要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有钱也不能自己决定投资项目。
这样的情况在安徽也不是特例,比如凤阳,明朝的重要都市,所辖地蚌埠,因为处在京沪线和淮河相交处,因铁路和治淮工程而兴起,交通和工业发达,成为区域中心城市。而凤阳行政上属于数百公里外的滁州管辖,而较少从几十公里外的蚌埠获益,虽然当地人都把那里作为实际的交通和贸易中心。
我们一直认为安徽是农业为主,细致考查似乎不完全如此。安徽的名称来源于安庆和徽州,都是因为水运而兴盛的商业中心,历史上其省府也一直在安庆很多年。近代以来,因为铁路代替水路成为主要交通方式,再加上因工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超过农业,安徽的中心城市在转移。有因矿业兴起的淮南、淮北、铜陵、马鞍山,也有因交通兴起的蚌埠。古庐州因为地处地理中心成为省府,现在以文教为中心,获得足够行政资源而发展很快,铁路也不再是盲肠支线,从一个后起的弱势省府逐渐变强,因中国人的青天文化旅游也有优势。现在因为长江大桥的兴建,芜湖和铜陵交通改善,商业发展超过安庆,古徽州现在则主要依靠旅游,水路已经中断。
象安徽这样交通比较发达,矿产文化旅游资源如此丰富,距离经济发达地区如此近,在国内并不多。所以说经济落后是因为农业为主似乎并非那么理直气壮。寥寥数天,当然看不到什么深的东西,还是聪明的当地人更能了解情况更有办法,象小岗村那样。
图片为寿县古城门和城墙

  最后修改于 2006-12-07 15:11    阅读(?)评论(0)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