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年龄:17年7个月
访问:?
文章:852篇

个人描述

生活只能以玩为主,任时光在玩乐中流逝

秋之旅(17)--熊猫基地

2013-03-28 16:57 阅读(?)评论(0)
大熊猫,是中国最知名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被誉为“国宝”,甚至在国际上成为一种代表中国的符号。我印象中从未亲眼见过熊猫,这次要路过成都附近,就决定去城北10公里的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去看看。成都昭觉寺汽车站有87路公交车路过熊猫基地门口,这里门票58元。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于1987年建立,原为成都动物园的一部分,现址原为成都动物园斧头山饲养场。大熊猫原来只有野生的,1974年至1976年,岷山摩天岭主脉南北发生华桔竹大面积开花死亡,导致大熊猫食物缺乏而饥饿致死,国家林业部调查队在平武、青川、北川等地发现138只熊猫尸体,有四十多只病饿大熊猫被送到刚搬迁至昭觉寺的成都动物园抢救。1983年夏,岷山和邛崃山系的高山箭竹大面积开花枯萎,发现141只死亡(包括未能救活的33只),成都动物园再次成为大熊猫的医疗与救助中心,几十只被救活,后来有的送往原生地放归,部分调往北京、上海、福州等地的动物园,成都动物园留下了6只,这6只熊猫成为成都熊猫基地建立的基础
大熊猫在生物学上被归为熊科,更科学的名称应为“猫熊”,即“外貌像猫的熊“。熊是杂食性的,肉食为主,而熊猫在野外基本只吃竹子,只能在亚热带的竹林生活。大熊猫的繁盛时期在几十万年前,一度分布很广,后来分布范围则越来越窄。近几百年来,随着人类的活动范围扩展,低山河谷大多成为居民点,大熊猫只能生活在海拔1200~3400米之间的高山竹林地带,目前只有我国的四川甘肃陕西邛崃山、大小相岭、凉山、岷山及秦岭南麓一带有野生大熊猫,成为我国的独有物种。
成都熊猫基地是一项大熊猫迁地保护的大工程,将自然和人造景观相结合,里面有大熊猫博物馆、研究中心、熊猫医院等建筑,还种有大熊猫食用的上万丛竹子和灌木。从6只熊猫起步,熊猫基地在20年间人工繁育了110只幼崽,目前有近70只生活在这里。
野外具体有多少大熊猫,其实并没有准确的数据,因为都生活在
高山区的密竹林中,是通过野外调查情况推测其数量。大熊猫分布区域内有37个县,约有100只的为主产县,约50只以上的为多产县,50只以下的则为少产县,估算得到1500多只的数量,其中圈养的160多只,成都这里有不到70只。大熊猫属于极度濒危物种,在熊科中最为珍稀,在我国属一级保护动物。目前已建立了13个以大熊猫为主的保护区,陕西在佛坪、宁陕,甘肃在迭部、武都及文县白水江流域,其他都在四川,以卧龙最有名也较早。
大熊猫生殖率低是造成其濒危的主要原因之一(约
1.0674),圈养大熊猫的繁殖是基地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雌性大熊猫一年中只发情一次,通常2~4天,错过了就要等下一年。大熊猫如果生双胞胎,一般只会养其中一只,另一只会被遗弃。为了繁育更多熊猫,基地往往会采用人工授精方式,也会为熊猫放A片传授性知识。基地还对大熊猫幼崽进行人工喂奶,尽量保证孪生幼崽都能得到喂养,但就是这样,也无法保证每只出生的幼崽都能成活。
大熊猫主食是竹子,偶尔也会吃一些其他食物,保留有一些熊科动物的杂食性,甚至也会吃肉(动物尸体之类),也有捕食孔雀的报道。大熊猫主要是吃竹子的嫩茎、嫩芽和竹笋等部分,这是竹子中最有营养也含纤维素少的部分,但大熊猫的消化道粗短而又简单,像食肉动物,而没有一般食草动物的细长肠道、复杂的胃或发达的盲肠,对竹子的吸收并不好,排出的粪便还是绿的,属于”贪多嚼不烂“
基地内建筑很多,最多也是最吸引人的当然是住着熊猫的
别墅”,一般是一面有门以供饲养人员进入,其他面成环形分布着熊猫活动场地,场地之间有分隔,可以住多只大熊猫。
野外大熊猫为独居动物,有一定领地意识,活动区域往往有4~6平方公里。圈养的大熊猫活动范围就要狭小很多了,但也种植者很多植物,尽量模仿着大熊猫的野外生活环境。但从小喂养长大的大熊猫,已没有野外生存的能力,虽然也在进行野化训练,但还未能成功。
大熊猫虽然看起来笨拙,其实是很会爬树的,往往是在树上睡觉,或者这样感觉较安全。活动场地内有树木供其攀爬,还有支起的架子,常常看到一只大熊猫躺在支架上酣睡。
每个活动场地外面都有标牌,写明这只大熊猫的名字、出生日期等相关信息。一般一个场地只有一只成年大熊猫,这里则是一对孪生姐妹,大概从小一起长大,还能和平相处。
大熊猫每天进食的时间长达14个小时,一只每天进食12~38公斤,接近其体重的40%。大熊猫的”手“还是比较灵活的,拿起一个竹枝,放到嘴边,把竹叶用牙撸成一把,用“手”握住,用牙咬断一段咀嚼后吞下,一把竹叶就这样一段段吃下。
这是一些游客隔着玻璃看里面的刚出生不久的熊猫幼崽,并不是每天都有这样的机会,要赶上开放时间才行。这天游客还不算多,等了一会就可以凑到了窗口前。
这只幼崽不知是几个月,已像一只熊猫的样子,在四周有栏杆的木板上爬来爬去,其实窗口下还有一只,被挡住了。大熊猫
怀孕期大约为5个月,幼崽出生时只有100克左右,像只没有毛的小耗子,重量是成年大熊猫的千分之一。母熊是用宽大的手掌小心地照料幼崽,要喂奶1年,然后幼崽开始吃竹子,一般母子会在一起1年半,然后就母亲会把孩子赶走,让其独立生活(最迟不超过2年半)。
这里不仅有大熊猫,还有可爱的小熊猫。这里说的小熊猫是另一个物种,也称红熊猫(红猫熊),有着一条蓬松的大尾巴,生物学上一般列在浣熊科(也有的单列小熊猫科),也是濒危动物,但并不是我国特有,东南亚也有分布。对小熊猫的研究就远远比不上大熊猫,保护区也较少,是否“
国宝”的待遇差别还是很大的。
小熊猫体形较小,活动灵活,相对也比较温顺,因此围栏主要是不让游客进入,小熊猫却可以自由进出。但野生动物毕竟是动物,并不是自家宠物,所以有告示牌。
基地内,常常可以看到穿着印有大熊猫图案服装的一小群人,还手拿着文字资料,大概是一些自愿者或研究者,还有西方面孔的人。大熊猫成为中国对外友好交流的使者,也吸引很多
国人前来观瞻或参与研究保护。
这是一些游客在拍照,主要是旅游团的,老年人、外国人都有,像我这样的散客也有,常是一大家人,老人孩子都有,操着各地口音。
这里除了熊猫,还有
黑天鹅、孔雀等,这里的孔雀并不在笼子里,而是到处飞,四处走,并不喂食而是自由觅食,甚至会进入熊猫的活动场地。因为这里翠竹葱茏、绿树成荫,自然环境好,还吸引来很多种鸟,不过很难拍到。
这是基地内的导游图,面积比较大,主要几处
别墅”走遍就要3个小时以上。
这里有电瓶车作为交通工具,不过要另外收费,如果是旅游团或者会比较适合。
中午赶到了熊猫基地,逛了一下午,并不想住在成都这样的大城市,就要设法赶上去周边城市的末班长途车。据说这里有到新南门汽车站的60路公交车,到处询问,才在基地北侧的一条新扩宽的道路上找到,走了1公里多的路。新南门汽车站有到四川南部一些城市及著名景区的班车,如眉山、彭山、乐山、峨嵋、雅安、康定等。
  最后修改于 2013-03-31 21:02    阅读(?)评论(0)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