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年龄:17年7个月
访问:?
文章:852篇

个人描述

生活只能以玩为主,任时光在玩乐中流逝

粤闽赣(48)--林语堂纪念馆

2012-12-02 22:11 阅读(?)评论(0)
林语堂,这些年再次走入公众视野,特别是电视剧《京华烟云》的播映,使其从历史中走了出来。林语堂是漳州人,祖籍在天宝镇,这里有一座林语堂纪念馆,建于2001年10月。
林语堂主要作品主要有《京华烟云》、《吾国与吾民》等,都是用英语写作而成,林语堂的主要贡献也在于向世界(主要是向西方)介绍中国,包括介绍儒家文化、中国人的生活、中国历史上的人物(如孔子、老子、苏东坡、武则天)。因为多数作品着重于向外国人介绍中国,反而在中国读过其作品的人并不多,影响力反而不如国外。我同样很少读其作品。
这座纪念馆建在一座小山包之上,主体是二层半圆形建筑,规模还是比较大的。林语堂出生于一个基督教家庭,父亲是牧师,家庭贫寒,但还是受到了良好的西式教育,后进入教会学校上海圣约翰大学学习
有陈列馆,里面有很多照片和实物,介绍了林语堂的生平事迹。林语堂大学毕业后在清华任教,后去哈佛大学、莱比锡大学留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
这张照片其实并不陌生,但知道后排中间的那位是林语堂的未必多。林语堂与鲁迅、周作人等都是语丝社成员,20年代同为《语丝》的主要撰稿人,当然很熟悉,也可以称为朋友,但后来走上了不同的文学道路。
1932年,林语堂主编《论语》半月刊,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成为论语派主要人物,与鲁迅分道扬镳。30年代去外国,用英文写了很多作品,风行各国,成为在西方人眼中可以代表中国文化的著名作家。1966年,林语堂定居台湾,这也是其作品很长时间难以在大陆发行的一个重要原因。
大概是因为写作关系,经常使用英文打字机,林语堂产生了研制“中文打字机”的想法,并付诸实施,还获得了美国专利。但这项发明并没有使林语堂获得收益,反而导致其破产。过于超前于当时技术水平的研究,往往会是这样的结果。
林语堂1976年逝于香港,82岁,葬于台北阳明山。漳州这座纪念馆处于一片香蕉林中,上面可以看到纪念馆的圆顶。
相比于台北和厦门鼓浪屿的林语堂故居,这里的环境一定非常特别。
有的香蕉在生长,而有的已长成丰硕的果实。
这是通向纪念馆的道路,当骑摩托的把我拉到这里时,我感到很迷惑。
路旁的房屋很漂亮,估计是当地的村民。天宝镇主产香蕉、龙眼、柑橘等,这几年香蕉价格一路走高,收益应不少。
我是从漳州汽车站乘公交车到天宝镇,但在天宝镇很少有人知道林语堂纪念馆,后来才找到一个骑搭客摩托的知道,拉我过来,就是沿我乘车过来的路线往回走了数公里。乘车时并未看到路边这个路标。
最近的公交车站是五里沙,就在这个路口边。而林语堂纪念馆的具体位置就是漳州芗城区天宝镇五里沙村。
   阅读(?)评论(0)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